欢迎你来到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观察 > 正文

金融担保行业发展(金融担保行业发展现状)

2024-05-20 16731 0 评论 行业观察


  

本文目录

  

  1. 融资担保公司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方向
  2. 融资担保在普惠金融中起什么作用
  3. 担保行业的前景如何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自挂牌成立以来,XXX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在XXX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迅速组建团队,积极投身到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进程中,经过公司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截止2009年12月31日共为XX家企业提供了融资担保,累计担保金额合计XX万元。为拓展业务领域,扩大融资平台规模,公司的服务水平在下一阶段能有更大程度的提高,我们对2010年改制后的工作做出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所处行业现状及市场前景

  

中小企业是山西省经济的柱石。据了解,目前,山西省中小企业有近9万家之多,占到全省企业总数的99%以上,全省地方生产总值的50%、财政收入的40%、全社会就业的40%、城乡新增就业的80%以上均由中小企业创造和提供,中小企业在山西省经济社会中发挥着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就业的“蓄水池”作用。然而,中小企业由于财务不规范、信息不透明、抵押不足等自身原因,长期以来,融资瓶颈成为其发展的“绊脚石”。据调查统计显示,中小企业因缺乏有效担保而拒贷的比例高达23.8%,因无法落实抵押而发生的拒贷比例高达33.3%,二者合计占到拒贷比例高达57.1%,中小企业本身及多方因素又造成了贷款成功率不足50%,融资难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而担保难是中小企业从银行难以融资的首要原因。

  

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发展现状

  

经过10年的发展,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已由原来的机构试点,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已由初期的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型转化。政府职能重在建立补偿机制和信用资源的有效配置上。政府的政策引导,激活了大量的民间资金投入担保业,担保业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民营担保机构逐步占市场主导地位。

  

2、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资本实力增强、业务品种创新、专业团队形成、总体素质稳定提高。经过10年的发展历程,不断地优胜劣汰,部分担保机构在稳健的发展中不断地壮大自己的资金实力,构建专业的团队和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逐步创立品牌优势。

  

3、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支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企业效益、社会效益显著。长期以来,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以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为己任,不断提升中小企业的信用能力,增强中小企业获得金融机构贷款的能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并逐步形成了企业立信、政府征信、专业评信、机构授信和社会重信的长效机制。

  

当然,由于企业之间在资金实力、管理水平、风控机制、市场开发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不同地区,不同公司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以太原市为例,目前截至2009年底,全市融资性担保机构发展到47家,从业人员657人,注册资本金14.8亿元;累计为9390户中小企业提供担保金额59亿元;,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我市共有533家中小企业通过担保从银行获得了贷款,获得贷款的企业总数占全市中小企业的比例仅仅为1%,从这个数字来看,我市的担保业急需发展。

  

太原民生投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600万元,由太原市政府联合部分优质中小企业共同出资组建,组建该公司的宗旨是“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着力解决太原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促进太原市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公司引进民生银行太原分行先进的管理模式,开启了我省担保行业政、企、银共同参与的模式先河。目前该公司主要与民生银行太原分行“商贷通”业务对接,经过三个月来的运行,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绩,但也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团队建设需要加强,二是制度体系建设需要完善,这两方面问题形成的原因都是由于公司刚刚组建,人员需要磨合,制度建设需要时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公司会很快步入正轨,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2010年,我公司将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与民生银行太原分行继续加强合作,形成更加稳固的战略合作关系,与太原市中小企业创业服务中心及各县区服务中心深入探讨,摸索并建立一条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服务的绿色通道,加强团队和制度体系建设,严格把控经营风险,树立企业品牌。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功能,理顺体制,规范运营,多元发展,有计划地增资扩股,为上市积极创造条件。具体目标和计划如下:

  

继续与民生银行太原分行“商贷通”产品对接,积极争取民生银行太原分行授信额度,将5600万元注册资本金用足用够,目标任务=5600×10倍=56000万元,

  

遵循安全和稳健的原则,从短期投资开始,逐步向中长期投资延伸。短期投资以担保业务为平台,通过与民生银行太原分行合作开展短期拆借、过桥贷款、委托投资等服务;中长期投资主要通过从太原市政府获取政府主导项目和支持项目的相关信息,从中选择适合我公司参与的项目,并积极争取来实现。由于开展担保业务需要在银行存入保证金,所以,投资业务的资金来源为客户存入我公司账户的保证金,以5%的比例来算,为56000×5%=2800万元,除去房屋租赁、装修、购置固定资产等需要一次性投入的支出和保证公司正常运转的办公费用,可用于投资的金额约2000万元。本项业务份额的80%在公司层面做,剩余的20%分摊到各业务中心。

  

其他业务包括保证金利息和衍生服务收入。

  

统一按3%的费率来计算,担保业务收入=56000×3%=1680万元。

  

按15%的年预期收益来计算,担保业务收入=2000×15%=300万元。

  

保证金利息=5600×2.25%=126万元。

  

三项合计=1680+300+126=2106万元

  

目前尚未确定办公定点,根据业务量房租暂以100万元/年来估算。

  

营业面积按2200平方米考虑,装修费为500元/平方米,则装修费=2200×500=110万元。按10年来摊销,年摊销费用为11万元。

  

目前有职工人数24人,根据业务的发展,估计需要增加2个部门,增加员工11人,公司员工将会达到35人,人均月薪4000元,外加业务提成、福利、保险等,年职工薪酬约387万元(其中:工资=35×0.4×12=168万元,业绩提成1680×8%=135万元,保险=168×30%=50万元,住房公积金=168×10%=17万元,福利=168×10%=17万元)

  

包括系统开发、车辆、电脑、打印机、复印机、办公桌椅等固定资产预计130万元,按照五年平均摊销,年折旧费约26万元。

  

办公耗材、业务招待费、车辆使用费、差旅费、法律顾问费、财务顾问费、通讯费、培训费等大约为120万元。

  

(6)董事会津贴10-20万元,项目评审费5-10万元。

  

56000万元担保额按照0.5%计提风险准备金,风险准备金=56000×0.5%=280万元

  

以上各项费用、支出、税金合计大约1576万元

  

利润额=收入-费用=2106-1576=520万元

  

在2010年公司准备扩大资本金,增加担保能力,具体办法是通过进一步吸收有认同感的优质中小企业和资信情况良好的自然人入股来实现,股东吸收途径有两个:一是民生银行推荐,二是从我公司接触的客户中筛选,本年度计划将资本金增加至2亿。

  

第三部分2010年目标推动计划及实现措施

  

2010年是民生银行太原分行大力推进“商贷通”业务的一年,分行下属各支行的任务较重,所以各支行推荐给我公司的业务量应该是持续、稳定的,但受中小企业用款规律的影响,年初用款量较少,年末用款量较大,按这个原则将公司制定的全年任务指标按中心分季度予以分解。见下表:

  

业务部门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全年合计

  

在这个基础上,每个业务中心还需根据公司的整体安排完成15万元的投资净收益,占公司总投资收益的20%。

  

目前我公司共设8个部门,有员工22人,共配置电脑8台(只有3台能接入互联网),这么多部门和人员都挤在一个办公室办公,容易造成人员间工作相互影响,效率低下,远远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而且对外形象也不佳,不利于长远发展。2010年,公司将规划建设面积为2200平方米的能满足现代化办公需要的经营场所,并配置与业务发展相PI配的一系列办公设备。

  

各业务中心作为前台部门,需要频率外出对客户进行事前调查、事中落实,事后监督等项工作,中后台部门也需要外出办事,目前,公司尚未购置1台车辆,各部门虽然各自采取不同的办法将这一问题暂时予以解决,但不利于公司长远发展。2010年,公司将根据业务开展的需要购置一定数量的汽车,并制订相应的管理办法。

  

以公司组建的宗旨为指导思想,以公司的规划为任务指标,向国内一流担保企业看齐,建立一支勇于开拓,敢于创新,业务精通,服务高效,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有诚实守信的品质的专业团队,在使政府、银行、股东各方面都满意的基础上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

  

见公司组织构架图。不同之处是在风险管理部中增加法律事务岗。

  

执行董事会决议,主持公司全面工作,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组织指挥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公司统一、高效的组织体系和工作体系;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严格财经纪律,保证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处理好社会公共关系,树立公司良好的社会形象。

  

探索、研究公司重大发展战略,整合配置社会资源,策划重大项目及市场的开发方案;负责产品方案设计、项目风险分析,对公司发展提出指导性建议及运作方案;投资业务的运作。

  

研究风险控制办法;参与业务评审。

  

统筹拟制公司发展战略与规划;公司对外宣传的策划与管理;公司内外的综合协调工作;公司日常事务管理;人力资源、后勤保障、业务档案等行政事务管理。

  

公司日常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资金运营与预算管理。

  

制定公司业务管理、操作规范及风险控制等制度;对公司业务进行资信评估;对公司业务进行专业审核;对公司业务进行风险评价;负责有关法律文本的拟订、审核;负责反担保措施的落实;负责公司诉讼仲裁及维权法律事务;负责保后业务的监管。

  

担保业务部(20人,分为4个业务中心,每个中心岗位编制5人)

  

负责担保业务的受理、调查;接受客户对担保业务的咨询;相关合同的签定;保后跟踪调查。

  

按照以上布署,目前我公司尚缺战略规划委员会和风险评审委员会两个机构,风险管理部尚缺3个岗位,业务中心尚缺6名业务人员,为保证各部门能顺利完成2010年目标任务,我公司会根据岗位需求在全社会范围内公开招聘员工。

  

科学的业务流程能够对业务实行有效的过程控制,使不同部门不同业务人员分清责任,相互监督,共同防范风险,也能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有条件许可时我们可以借助科技手段,设计网络化办公模式,通过网络系统逐级完成调查项目(报告)的受理、撰写、审核、批准以及归档等流程;

  

担保业经营的风险较大,与其获利不成比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将代偿率降低到一个很低的水平,否则我们很难生存下去。风险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对申保企业的风险进行量化评价,减少人为的误差。公司的风险评价体系建设采取内外结合的方式,在公司内部由风险管理部根据相关的规定采取科学的计算方法来测算,在公司外部与有资质的评级公司合作,共同完成对客户的风险评价。

  

在总结前段时间工作的基础上,组织相关专家制定一套合法、有效、操作性强的反担保形式,并明确相关落实办法。力求业务经理在规划反担保方案时使每个项目所对应的反担保措施对风险可控制,在落实时可操作,与客户交涉时可接受;

  

将承保业务按质量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的分类结果制定不同的对策,采用不同的手段,切实保证每一笔担保不出现坏账、死账和呆账,即使有危险情况也要尽量把损失减到最小,同时对反担保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动态监督,以防流于形式。

  

包括人员招聘、录用、激励、奖惩、责任承担、业务考核等内容,科学的人事管理制度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员工潜能,调动员工积极性,并在一定的框架内控制风险,强化管理。

  

目前,我公司已完成了上述制度的建立,并进行了试运行,2010年我们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上述制度更加完善,为更好地开展业务,把控风险服务。

  

注重企业形象与公共关系,在2010年逐步塑造以民生担保品牌为核心的企业形象。具体宣传手段包括:

  

A、利用各种会议、研讨会、培训班等活动的机会开展宣传,提高民生担保在业内的知名度,扩大影响力。

  

B、与新闻媒体合作,以多种方式刊登相关的宣传文章、企业形象广告和担保服务、担保投资的介绍,组织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制造有利的社会舆论影响。

  

C、印制企业形象宣传册、宣传彩页和宣传片,按担保业务品种分别印制宣传单页,向目标用户群、银行、房地产开发商、大宗商品经销商、中介机构等进行发放。并将媒体对公司的报道编制成册发放。

  

D、根据需要,公司适时举办新闻发布会,在相关报刊及杂志中进行报道,并将由专人负责继续从事这一有效的工作。

  

3、对业务完成情况进行阶段性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并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保证全年任务指标顺利完成。

  

本发展规划是在总结前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提出的,比较符合客观情况,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希望公司各部门各成员认真领会,在把控好业务风险的基础上力争提前超额完成任务指标。

  

一直以来,在金融圈内有看法认为,融资担保行为未提供有效金融资源,并未减少信息不对称等不利因素,只是转嫁了银行等机构的风险而已。事实上,自1840年瑞士诞生专业融资担保产业以来的100多年里,融资担保业对世界金融的繁荣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普惠金融的发展历程中,更是不可或缺。

  

融资担保是普惠金融的桥梁。现行融资担保行业的“宪法”——《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在第1条便开明宗义,本行政法规的核心目的便是“支持普惠金融发展”和“促进资金融通”。

  

融资担保如何对普惠金融产生作用

  

专业融资担保机构在发挥一般担保功能的基础上,对金融领域具有两个明显的促进功能:一是为用户增信,二是金融信用放大。

  

融资担保的增信作用:专业的融资担保机构利用自身的信用能力为借款人向金融机构提供担保,这是其一般业务模式。在被担保人进行招投标、产品质量、合同履约、工程质量、付款保证等领域,通过向债权人提供保证担保,可以起到减少或替代债务人支付保证金的义务,减少占压债务人的流动资金,也起到了促进资金融通的作用。

  

通过第三方的担保增信,债务人在资本市场、信贷市场、生产流通、工程建设领域的资金获得或支持能力显著增加。如果没有融资担保机构的增信,一大部分用户获得金融支持的概率将大打折扣,甚至与金融支持无缘。担保增信成为了弱势用户与金融机构融通最直接的桥梁。

  

融资担保的信用放大作用:在常规的担保业务中,融资担保机构的担保是种信用支持,其可能承担的担保责任只是种或然责任,并不意味着担保的债务一定会违约,从而触动其实际承担责任。这种或然责任的内在机理,准许融资担保机构放大自己的信用。体现在具体的制度中,则是融资担保机构的净资产放大倍数。中国法律规定,“融资担保公司的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10倍”,“对主要为小微企业和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融资担保公司”,可以达到15倍。

  

很明显,融资担保机构可以利用这种自身资信的放大能力,为社会上的潜在用户放大信用。如果用户相对集中在小微、三农等金融能力弱势领域,必将大大促进该类企业的金融可获得性,提高金融普及率。这正是普惠金融的应有含义。根据2018年中国担保论坛会议公布的数据,“融资担保行业经过25年的发展,形成了净资产超过1.2万亿元、担保能力超过10万亿元规模的良好局面”。按照这个数字,仅融资担保机构的信用支撑能力,理论上最高可以达到18万亿左右。

  

这些信用支撑力如果全部在金融领域实现,带来的影响力已经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举足轻重。换句话说,如果缺少了融资担保这一环节,金融市场注定是残缺不全的。从本质上看,融资担保创造并增加了金融竞争力,而不是简单的风险转嫁。

  

融资担保凭借金融放大功能,为政府介入经济发展和产业支持提供了有效便捷的金融工具。这一点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某国外学者认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原因在于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引起市场失灵。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政府介入担保是价格扭曲的原因之一而持否定态度。但当今世界上绝大部分发达国家政府都在直接介入融资担保领域。

  

当今政府利用政策性融资担保机制支持中小企业和弱势群体的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中国政府从上世纪90年代起逐步推行融资担保政策,对小微经济主体起到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一个微观的例子是,中型的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北京首创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从1997年开始的20年的时间里,该公司“累计担保项目近3万个,提供了超2500亿元担保服务,其中担保项目中的95%以上都是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的担保服务”。

  

中国政策性融资担保业的机制与实践:截至2016年底,有据可查的中国融资担保机构大约为7225家。国有控股的机构在2014年为26.3%,此后比例逐年增高,其中农业担保机构已经超过65%。为了解决小微和三农领域的融资问题,我国政府制定了许多政策。2015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融资担保行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加速了国家财政资金介入融资担保行业的步伐,提出了“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担保在保户数占比五年内达到不低于60%的目标”。

  

2015年7月,财政部、农业部、银监会联合出台了《关于财政支持建立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的指导意见》,正式开启了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的步伐。目前全国共有3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组建省级农担公司。截至2018年末,共设立分支机构1520家(其中自设机构548家,与地方政府或其他金融机构合作设立972家业务网点),共有专职员工2457人(其中分支机构专职员工1499人),对全国1050个主要农业县的业务覆盖率达到90%以上,已建成上下联动、紧密可控的农业信贷担保网络体系。

  

作为该体制的优秀典型,安徽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劝耕贷”作为主导产品,截至2019年6月,累计为17338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贷款担保总额76.28亿元的融资担保服务,覆盖全省65%以上的乡镇和省内全部贫困县、产粮大县、农业大县,其中一大部分用户得益于农业担保的增信,才获得了金融支持。我国政府利用融资担保机制,在金融获得能力相对差的农业生产、农村改造、农民生活领域,建立了不完全市场下的强大补充支撑。

  

根据《关于促进融资担保行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国务院还单独设立了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于2018年7月完成工商注册,注册资本661亿元,首期出资166亿元全部到位,并于2018年9月正式运营。

  

201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有效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基金作用切实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的指导意见》,再次对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的经营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要回归担保主业,坚守支小支农融资担保主业,主动剥离政府债券发行和政府融资平台融资担保业务,严格控制闲置资金运作规模和风险,不得向非融资担保机构进行股权投资,逐步压缩大中型企业担保业务规模,确保支小支农担保业务占比达到80%以上。要求支小支农担保金额占全部担保金额的比例不得低于80%,其中单户担保金额500万元及以下的占比不得低于50%。并要求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原则上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和银行业金融机构承担的风险责任比例均不低于20%,省级担保、再担保基金(机构)承担的风险责任比例不低于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承担的比例”。政府为了扶持小微企业,再次利用融资担保机制,构建起了全国性的可持续信用放大机制,直面小微实体经济领域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截至2019年3月末,基金再担保合作业务规模累计已超过800亿元,担保户数超过50000户,政策效应开始显现。

  

融资担保机制的积极作用显而易见,但融资担保行业的风险也不容置疑。低收益与高风险的不匹配,势必对融资担保机构的可持续运行提出了挑战。为了解决该问题,各国的普遍做法是由政府设立可持续的财政补偿机制,为融资担保机构持续“输血”。但是,如果政策不具有担保行业内的普惠性,对非国资的担保机构也会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国际经验看,各国政府介入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已经占了融资担保的主导地位,商业性担保机构已经基本退出了贷款担保业务。不出意外,中国可能也将延续该趋势。

  

总体看,融资担保机制提高了用户的金融可获得性,降低了金融服务的门槛,创造、放大了信用支持资源,建立了消除金融不公平的有效路径——这正是普惠金融的初衷和落脚点。政策性担保机构利用政策约束和激励措施,把主营业务范围聚焦在中小微、“三农”领域业务范围,利用担保增信和杠杆放大作用,深度支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边缘、弱势的群体,充分诠释了普惠金融理念中的平等、包容等内涵,提高了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让担保成为弱者得以拥抱金融的有效媒介。

  

担保通常是指经济和金融活动中,债权人为防范债务人违约而产生的风险,确保债务得到清偿,降低资金损失,由债务人或第三方以财产、权益或信用提供履约保证或承担相应责任,保障债权实现的一种经济行为。

  

担保行业主要包括担保机构、被担保企业和资金供给方三类市场主体。其中但保机构是但保行业最重要的市场主体,是但保业务的供给者,目前我国担保机构按性质划分可分为三种,分别为政策性担保机构、互助性担保机构和商业性担保机构;被担保企业一般是但保市场上的资金需求者,也是但保业务的需求者;资金供给方包括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

  

——国家融资担保基金解决行业痛点

  

2018年10月29日银保监会批复了《关于开发银行等四家银行投资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其主要内容是批复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农发行、邮储银行等四家银行投资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其金额不超过

  

20亿、10亿、10亿、20亿元人民币,持股比例分别为

  

3.0257%、1.5129%、1.5129%、3.0257%,所需资金从资本金中拨付,并要求加强风险隔离制度,坚持“投治”并重原则。基金公司股东详细情况如下表所示:

  

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公司的担保对象是小微企业、“三农”、创业创新企业。根据政府相关工作人员测算,随着后续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出资到位,将实现每年新增支持15万家小微企业和1400亿元的贷款目标,今后三年基金累计可支持相关担保贷款5000亿元左右,约占全国融资担保业务的1/4,着力解决好小微企业等领域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公司从2015年7月被提出到2018年10月经历了三年多的时间,其演进过程也并非是连续的,国家层面上的文件或会议在2016年并没有将这一举措提上日程,而是直到2017年9月才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再次被提起。具体政策推进过程见下表:

  

我国担保行业起步较晚,自1993年第一家信用担保公司成立以来,再到1999年开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试点,经过20

  

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总体而言中国担保行业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起步探索阶段(1993-1997年)、基础构建阶段(1998-2002年)、持续发展阶段(2003-2008年)、规范整顿阶段(2009年至今)。行业四个发展阶段的具体特点与颁布的主要法规如下表所示:

  

中国担保行业发展至今,行业细分业务品类呈井喷式涌现。我国担保业务按照担保业务品种分类可分为直保、反担保、再担保。中国担保市场业务主要由直保业务和再担保业务构成,通常商业性担保机构仅从事直保业务,再担保业务由政府审批的为数不多的政策性再担保机构承接。

  

另外一种担保业务比较少见,成为反担保业务,反担保是指第三人为债务人向债权人提供担保的同时,又反过来要求债务人对自己提供担保的行为,即是为担保人提供的担保。我国担保业务详细分类情况如下图所示:

  

近两年来受宏观经济增长放缓、中小企业经营状况恶化影响,担保行业在保余额增速显著放缓。一般认为,担保业务规模和社会融资规模呈正相关,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增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担保规模扩张的快慢。

  

但2019年开始,担保业务存量上升速度开始回升。2020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84.83万亿元,同比增长13.3%。

  

2017—2020年12月,金融担保机构金融产品担保余额呈持续增长趋势,截至2020年12月,金融担保机构担保责任余额为7182.49亿元。

  

从金融担保机构代偿方面来看,由于金融担保机构披露程度不同,因此仅可获取表1中金融担保机构应收代偿款规模数据,受之前年度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影响的释放以及担保机构业务结构的调整,整体行业代偿规模增速有所放缓,2020年6月末,应收代偿款规模增长的金融担保机构共5家,其中江苏省信用再担保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有限公司和深圳市高新投集团有限公司增速较快,2020年6月末较上年末增速分别为11.31%、11.56%和19.81%。

  

从代偿规模来看,代偿规模较大的担保公司分别为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合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应收代偿款分别为12.73亿元和12.99亿元,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有限公司业务属性偏政策性,扶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在宏观经济下行的背景下,代偿规模偏高;

  

中合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代偿偏高主要系产业债担保客户代偿规模增加所致。未来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金融担保机构代偿压力仍较大。

  

——企业竞争格局:行业集中度较高

  

目前我国担保公司按性质和目标可划分为三类,分别为政策性担保机构、互助性担保机构和商业性担保机构。三种性质的机构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2017—2019年,前十大金融担保机构金融产品担保余额占市场份额的比重分别为83.89%、83.45%和78.82%,总体呈下降趋势,2019年以来下降幅度较大;2020年12月占比为71.71%,较2019年末进一步下降,但行业集中度仍属较高,业务集中于全国性金融担保机构及大型省级平台金融担保机构,2017—2020年12月,前十大金融担保机构变化不大,截至2020年12月,前十大金融担保机构担保余额和占比情况如下图所示。

  

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呈持续提高的趋势,由2012年的0.95%持续提高到2019年1.86%。当前我国融资性担保的主体仍是银行贷款,且利用担保增信的企业相对整体来说资质更低,产生不良贷款的几率更高,担保行业代偿率目前已高于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两者间的差距或将进一步拉大,资本实力弱、风险管理不到位的担保企业将受到进一步冲击,我国担保行业分化将进一步加剧。

  

——区域竞争格局:江苏省保持行业第一位

  

从担保业务发生额省份分布来看,近年来江苏省占比总体始终保持在行业第一位,且行业占比相对稳定。安徽省占比整体呈下降趋势,2019年相比2017年占比下降9.77个百分点降至2.85%,截至2020年12月相比2019年小幅上升至3.71%。2017-2020年12月份,四川省担保发生额行业占比持续稳定增长,已经由2017年的6.75%稳定增长至2020年12月的17.09%,并成为目前占比第二大省份。

  

从所担保债券省份分布来看,截至2020年12月,债券担保余额最高的三个省份依次为江苏省(占19.29%)、四川省(占12.45%)和湖南省(占10.83%),江苏省占比较2019年末下降0.25个百分点,四川省和湖南省占比较2019年末分别上升2.33个百分点和0.71个百分点。整体看,各省份余额占比情况较2019年末变化不大。

  

担保机构业务发展趋于平缓,新成立担保公司以省级担保公司居多,成立融资担保公司或是解决区域内主体发债困难的路径之一,担保机构政策性职能加强。

  

考虑到目前国家提倡普惠金融,同时2020年受疫情影响,国家积极扶持小微企业对抗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短期内间接融资性担保业务规模将有所增长,债券担保业务增速趋于平缓,整体担保责任余额增长。预计未来受市场波动因素影响及部分规模较大的担保机构放大倍数接近监管要求影响,整体行业发展保持稳定。

  

受近期出台政策影响及外部信用风险的上升,担保公司单一客户集中度将进一步下降,行业集中度或将维持在现有水平,以债券担保业务为主的金融产品担保机构客户质量将逐步向上迁徙,担保机构业务进一步向注册地及主要经营地收缩,区域集中度将更为显著。

  

——省级平台担保公司积极建设担保体系

  

一方面,省级担保公司向上积极对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向下与省内区县级担保公司合作,建立三层担保体系,进一步优化省内担保体系。由省级担保机构牵头积极开展小微及三农担保业务,有效解决小微及三农融资难问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另一方面,从事债券等金融产品担保业务的担保机构,在外部信用环境逐渐暴露的背景下,存量项目的风险排查频次增加,新项目开展更加谨慎,整体经营压力加大,担保机构亟待调整低层客户结构,业务发生额或将出现一定的下滑。

  

综合来看,区域经济较强省份的担保机构在省内政策扶持力度大及被担保客户质量相对较好加持的情况下,整体信用水平保持在较高水平。

  

——企业违约风险仍高,金融担保机构代偿压力仍大

  

目前来看,一方面,由于担保业务规模增速趋于平缓,间接融资性担保业务规模虽将有所增长,但考虑到费率受政策引导有所下降,同时监管加强对担保机构资产分类要求,保障其流动性,委托贷款业务规模下降,整体盈利规模增幅有限。

  

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宏观经济下行叠加新冠肺炎疫情的综合影响,外部信用水平加剧下滑,2020年以来多次出现债券等金融产品违约情况,2021年,违约风险仍在不断加大,不排除出现集中违约较大的融资担保公司,担保机构表内核销力度将有所加大,未来随着债券担保业务到期兑付规模的增加,或将对金融产品担保机构盈利造成一定的侵蚀。根据公开可获得资料显示,2019年从事金融产品担保机构资产减值损失合计较上年大幅增长141.03%。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担保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金融担保行业发展(金融担保行业发展现状)


复制成功